Tuesday, December 26, 2006

網路橋牌

林萬哲

橋牌是純靠腦力激盪的鬥智遊戲,頗饒興趣;但通常要湊集四家橋友論戰卻頗不容易。網路橋牌的推出,正可解決邀約橋友的難題;橋友可隨時連上網路坐上橋桌,配對開戰,相互切磋。

橋牌遊戲,以兩人為伴方,四人坐一桌對打,經過叫牌之後,才進入攻防戰。雖然一付牌局的勝負只爭一、二磴的輸贏,橋友卻須心思縝密、且顧全大局,憑腦力激盪來智取,所謂運籌胸臆之間,決勝橋桌之上,其勝也頗具成就感。因為橋牌有這樣吸引人的地方,所以喜愛的人是樂此不疲,一有機會,就呼朋引伴,闢室開戰,有時還戰得難解難分。橋牌目前已由國際奧委會認定為奧運比賽項目之一,蓋橋牌亦為運動之一種也。筆者自大學時代起就對橋牌情有獨鍾,踏出社會就業後,興趣亦未稍減,時常邀同事、好友圍桌切磋,大都可以愉快地消磨閒暇時光,達到其樂融融之境域。數年前憑校友及兼任教師身分參加台大教職員橋藝社,每週一次的賽事很少缺席,相當活躍且投入。
近年來橋牌遊戲有漸趨式微之勢,最主要的原因,我想是休閒活動多元化,年輕人雅不願意化腦筋思考,他們有各種電動遊戲可以玩,電動遊戲的特性是成果立竿見影,比橋牌的輸贏快捷得多,所以對橋牌,年輕人可說懶得學,橋牌遊戲的傳承恐將繼起無人了。
以往打橋牌必得邀集至少三個朋友來湊成一桌,或七個朋友來湊成兩桌。但在工商、資訊社會,朋友均各自忙於事業或工作,要邀集這麼多人在約定的時間湊合在一起,談何容易?即使口頭邀約到了,屆時也許有人會遲到,最糟的是有人臨時不克前來,形成三缺一或七缺一的窘境。退而求其次的方法是到掛牌營業的橋社去打,如果想打得順的話,還是得自邀一個同伴同行,這就增加難度了。不然,可以臨時找落單的人配對,但碰到脾氣不好或合作不佳的人,就不光是沒有收到娛樂效果,反而找罪受了。營業橋社裡最糟糕的是有些癮君子旁若無人地吞雲吐霧,美其名為尋找靈感,可以深入思考,實則猛灌二手菸給別人吸。而營業橋社都有嚴格的作息時間,你有空,他們不一定開;你還在興頭上,他們也許要打烊了。
上述的這些缺點,因網際網路橋牌的興起,而獲得圓滿解決了。我從今年起,使用過的網路橋牌有美國的OKbridge及本國宏碁的Game Zone網路橋牌。我雖然年逾耳順,頗奉行時下甚受政府大力提倡的「終身學習」政策,決非LKK者流,對電腦的學習尚保持興趣,而且上網路也非常勤快頻繁。根據我這數月來的觀察及經驗,網路橋牌的優點如下:
第一、零星空閒時間的活用 只要有二、三十分鐘的空閒,照樣可以上網路加入牌桌與網路上的橋友切磋。雖說如此短暫的時間不能打很多付牌,但打個二、三付亦何妨!
第二、遠離受癮君子的二手菸之害 在網路上打橋牌,一定擔保空氣清新,氣溫任由自己調節,不必擔心是否與癮君子同桌對戰。
第三、用不著枯等遲到的人 上網路打橋牌,既可加入他人所開的橋桌,也可以自行開桌請他人來參加;湊足四人,馬上開打。
第四、叫牌制度標準化 由橋牌網站制定標準的叫牌法,以美式自然制為基石(他們稱SAYC制),簡化了叫牌的糾葛;若人人循此法而叫,不用數秒鐘,就可以同新橋友合作無間得跟老橋伴一樣的熟稔。
第五、打牌技巧各憑本事發揮 叫牌既畢,攻防開始;打牌技巧,運用之妙,就各存乎一心了。而打網路橋牌,桌旁沒有同伴饒舌或嘮叨,不但耳根清淨,也可專注於盤算思考妙招。
第六、在斗室之內就可與世界五大洲各國的橋友會戰 上網路橋牌,各橋友都是來自各國(目前全世界參加OKbridge的已超過二十多國)的同好,嗜好相同的人,品味一定相投。除切磋橋藝之外,有的談吐也很幽默,宛如多年好友一般。雖然網路上的橋友都是一過性的,但處此資訊時代,任何接觸,所要求的應不在天長地久,而只在曾經擁有吧。
有人說,多用腦筋的人,比較不會罹患老人癡呆症。孔子也說:「飽食終日,無所用心,難矣哉!不有博奕者乎?為之猶賢乎已。」這句話裡頭所謂用「心」,其實就是現在通常所說的用「腦」。孔子之言,極斥無所事事、不動腦筋之非。為了防範老人癡呆症,有人甚至還鼓勵人打麻將。我想基於麻將的賭博性太強,雖可能有益於腦筋,卻可能不利於心臟也說不定。如此說來,橋牌應是維持腦筋活動的最佳選擇,尤其是網路橋牌,更是上上之選了。

No comments: